2022
三月
28
【听教宗讲道】|接受天主的怜悯,使我们更爱他人
3月27日,四旬期第四主日,教宗方济各在带领圣伯多禄广场的信众诵念《三钟经》之前,以当天主日弥撒礼仪的福音内容为主题,分享说:
亲爱的兄弟姐妹们,平安
四旬期第四主日的礼仪福音,叙述了荡子的比喻(路加福音15:11-32)。 这个故事引领我们来到天主的内心,他的心总是充满同情和温柔地宽恕。天主总是宽恕我们。我们常常厌倦请求原谅,但他总是原谅我们。这个比喻告诉我们,作为父亲的天主,不但欢迎我们回家,而且也愿意为一个已经浪费了他一切的家产孩子准备一切。我们就是那个儿子,当我们想到父亲是如何爱我们,如何等待我们的时候,我们就会感动。
在同一寓言中,大儿子也陷入一种危机。有时,我们也会陷入同样的危机。事实上,我们的内心更加倾向于大儿子,我们很想站在他那一边,至少是部分地站在他那一边:他一直都在履行他的职责,他没有离开过家,所以当他看到父亲再次拥抱表现得如此糟糕的小儿子时,他变得非常愤怒。 他抗议说:“这些年来我服事你,从未违背过你的命令。” 可是,为了你的这个儿子,你竟然去庆祝!我不明白你的意思!” 这是大儿子的愤怒。
这些话说明了大儿子的问题。 他与父亲的关系完全是基于对命令的遵守,基于一种责任感。 这也可能是我们的问题,我们自己和天主的问题:忘记他是父亲,生活在一个由禁令和责任组成的遥远的宗教里。 这种距离产生的结果是,我们对我们不再视之为兄弟姐妹的邻居的态度变得僵硬。 在这个比喻中,大儿子并没有对父亲说这是“我的兄弟”。 而是说这是“你的儿子”,好像在说,“他不是我的兄弟”。最后,他留在屋外,拒绝进去,因为另一个儿子在里面。
父亲见了,就出去对他说:“孩子!你常同我在一起,凡我所有的,都是你的”(31节) 他试图让孩子明白,对他来说,每个孩子都是他生命的全部。父母更容易了解这一点的,他们的感觉非常接近天主。在一部小说里,有一位父亲说:“当我成为了一个父亲,我才了解了天主”。 在这个比喻中,父亲向他的大儿子敞开了他的心,并表达了两种需要,这不是命令,这为他的心是必要的:“只因为你这个弟弟死而复生,失而复得,应当欢宴喜乐!”(32节)。 让我们看看自己心中是否也有父亲所需要的两样东西:欢宴喜乐。
首先,要欢宴,就是要亲近那些忏悔的人、那些在旅途上的人、那些在危机中的人、那些在远方的人。 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? 因为这有助于克服因着罪所带来的恐惧和沮丧。因为,犯了错误的人,常常从心里感到被责备。 距离、冷漠和严厉的言辞都无济于事。 所以,要像天父一样,热烈地欢迎他们,鼓励他们勇往直前。我们要这么做吗? 我们要寻找远方的人吗? 我们要和他们一起庆祝吗? 一颗敞开的心,真诚的倾听,清澈的微笑,能带来许多的帮助; 庆祝,而不是让他们感到不舒服! 父亲可以说:“好吧,儿子,回家去工作吧,回到你的房间,做好你自己和你的工作!” 这本来是一个很好的原谅的方式。 但是没有! 如果不庆祝,天主就不知道如何宽恕! 父亲庆祝是因为他的儿子回来了。
第二,像天父一样,我们需要喜乐。 当一个人的心与天主的心同步时,看到另一个人的悔改,他们就会高兴,不管他们的错误有多么严重。不要盯着错误不放,不要指责他们的错误,而要为好的方面而欢呼,因为别人的好也是我的好! 我们知道如何为他人欢呼吗?
我想要讲述一个故事,三、四年前,有一个很流行的戏剧,讲的是一个浪子的故事。最后,当那个儿子决定回到他父亲身边时,他和一个朋友谈起这件事,他说:“我害怕我的父亲会拒绝我,他不会原谅我的!” 朋友建议他:“写封信给你的父亲,告诉他:‘爸爸,我已经后悔了,我想回家,但我不确定那样做大家是否会开心。 如果你欢迎我,请在窗户上放一块白手帕。” 然后他踏上了他的回家之路。当他快要到家的时候,转过最后一个拐弯的地方,他看到了什么? 不是一块白手帕,而是,到处都是白手帕,窗户上,门上,到处都是! 父亲就是这样全然喜乐的欢迎他。 这就是我们的天父!
愿圣母玛利亚教导我们,学会如何接受天主的怜悯,这样它就可能成为照亮邻人的光。
—文稿编辑于《梵蒂冈新闻网》、圣座新闻室网站